我的家乡是一个离枞阳县城最近的小城镇----石矶镇。镇上有一条不足一里长、窄得只容下一辆汽车开过去,却有着百年历史的小街---石矶街。
这条小街在我童年时代,路都是由各种大小不一的石条铺成,刚刚蹒跚学步的小孩常常深一脚浅一脚地摔个嘴啃泥,现在早已换成水泥地面了。小街除了镇政府、医院、信用社等单位外,门对门、隔壁连着隔壁都是商店。有卖油盐酱醋的日杂店,卖化肥、菜籽的农资店,门口挂满衣帽鞋是百货店,还有油烟熏得满墙漆黑的早点店…….真是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啊。小街上的人大多靠这小门面过生活,而关顾这些店的顾客都是小街方圆几十里的乡下人。他们总会在赶小街早市的时候,挎个小篮,带上自家生产的农产品来小街出售,然后捎些家里需要的东西回去。有时卖菜的人为占个好位置,天还没亮就赶到街上,站好铺位后就开始张家长、李家短唠嗑,弄得小街上人除了大年初一别想睡个安稳觉。于是小街上的人也就索性养成了早起的习惯,听到卖菜的脚步声或谈话声就起床了。男的开店门、整理货柜,女的则烧开水、煮稀饭。等水烧开了,男的泡上一杯浓浓的茶,燃起一支烟坐在店堂内静静等候从四面八方赶来上街的人。小街七、八点时人最多,而到十点钟之后就下市了,小街上人一天的生意也随之基本尘埃落定。于是吃过早饭后,男的大多捧着茶杯这家进、那家出的闲逛,女的就在家扫地、洗菜、洗衣、烧中午饭,店门无人照看也无有多大关系,都是常来的人,他们来时扯着嗓子朝厨房忙碌的女人吼一声:“买东西哦”、或干脆坐在门口小凳上等一会儿…….
如今,我离开家乡的小街已有十七、八年的光景了,一年里回去不过两三次,但是,每次回去,小街一如记忆中定格的画面那般熟悉:热闹的早市、纯朴的乡音、不慌不忙的街坊应对着不紧不慢的日子……(汪燕/文) |